close
全球化是一個過程,而在這個過程之中,跨國企業佔有相當重要的角色,從早期的國家性公司成長到現在全球性規模的公司,跨國公司延伸擴張、跨越世界的建立起生產與分配之網絡,而在建立起這樣的網絡之時,亦是需要有其內部條件與外部條件。
其內部條件所指的是跨國企業於生產與分配的網絡中,內部管理層級結構,有其制度化的分層管理,跨國企業並非直接控制其子公司,而是以制度化的管理方式,將子公司甚至是中小企業整合進入生產和分配的網絡之中;而外部結構所指的就是時代的通訊科技與基礎設備,由於通訊科技與基礎設備的不斷進步,生產與分配也日趨進步、便利,跨國企業也不斷成長到現今全球性的公司,藉由資金的流動與技術的轉移建立起生產與分配的網絡。
這篇文章藉由以上所提的內部與外部條件,我們可以對應到地域社會的建立,內部條件所指的便是當生產方式的改變,原本血緣社會與地緣社會逐漸被這樣的網絡管理層級所取代,也就是老師所強調,未來社會將會是以「業緣」為主,而就外部條件而言,通訊科技與基礎設備的進步,亦是使生產改變的重要要素,在工業革命之前的生產,主要都是以初期部門為主,即多為採礦或是農業生產等,而在工業革命之後,製造業慢慢取而代之,到了現在網路資訊發達,其生產與分配之技術又更上一層樓,就是由於這樣基礎設備與通訊科技的進步當作背景,全球化過程也依其背景、結構,藉由資金流動、技術轉移,而使全球的生產分配網絡整合起來。
最後本篇文章所給我的啟發便是流動空間的建立,就是由於通訊技術發達與基礎設備進步,使得原本地方空間建立所依據的「距離」不在是距離,各個城市之間的距離在網路上都趨近於均質,即便仍存在著物理空間,就是這樣的時空收斂,使得流動空間的建立,資訊的流動、權力的流動,逐漸瓦解地方空間,舉簡單的例子,以往城市與其他城市網絡的建立,往往是依賴距離,距離越近的城市互動性往往最高,而距離越遠的城市往往就很少有互動,除非在生產上有其互補性,所以往往會建構起同心圓的模式,進而建立起地方空間,但是在通訊科技與基礎設備的進步之時,距離不在是距離,城市建立網絡的方式不在受限於距離,其他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距離相等,建立的網絡就不在是以同心圓為主而是網點狀的,每個城市彼此相連,互動性也不再只是供給與消費的關係,亦進步到分工生產與分配的關係,進而建立起的便是一種流動空間,打破實質距離與政治界線所建立起的流動空間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on94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